“面子”又治理“里子”,亳州高新区人居环境整治“动”起来
最是一年春好处,不负春光与时行。在此时走出家门,感受宜人春光,不失为一桩美事。为进一步优化农村人居环境,全力打造干净整洁、规范有序、美丽宜居的乡村形象,今年以来,亳州高新区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当前重点工作全力推进,既治理“面子”又治理“里子”,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不断提质出效,乡村颜值不断提升,很多农村旧貌换新颜,在城市周边形成了一道道亮丽的风景线,为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良好发展基础。
沟塘治理“动”起来
3月31日上午,在位于亳州高新区第七社区管理中心辖区内的交通沟旁,机器正轰鸣,工人干得热火朝天,挖掘机和大型清淤机械正在持续作业,对沟塘内进行清淤工作。经过清理后的沟塘水质清澈,沟塘两旁的土坡平整有序。而在一旁,数十名身着红马甲的辖区志愿者正带着工具,对沟塘周边的垃圾和杂草进行捡拾和清理。
“以前这条交通沟秸秆、杂草堆积腐烂后,变成黑臭河、断头河,我们住在附近饭都吃不下去,通过整治后,水质清澈了,多年不见的鱼儿也游回来了。河两岸还栽种了花花草草,饭后沿着河道散散步,别提有多惬意了。”石轿铺村村民代静向记者介绍了这条沟的变迁。
改善水环境是一项民心工程,村民对沟塘治理的关注度尤为高。“这条河名为‘交通沟’,在第七社区管理中心辖区内共2.8公里,沟塘环境的好坏与辖区村民们的生存环境息息相关。近些年,河道因积淤严重和大量的生活垃圾,水质较差,天气炎热时,沟塘会散发出阵阵恶臭,大伙儿从这走都要捂住口鼻。”石轿铺村党委书记石文松告诉记者。该沟清淤自3月初开始动工,目前已基本完成。
生态宜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准与基本要求。今年以来,第七社区管理中心党委紧密围绕辖区群众需求,将党史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为民服务的动力,重点谋划对辖区006县道沿线交通沟进行清淤疏浚及河岸清理整治,以保障河道通畅、河岸整洁。
第七社区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峰表示,第七社区管理中心党委始终坚持把“我为群众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实践内容,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着力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基层一线问题。在清理整治前,第七社区管理中心环保办、文明办及石轿铺村及时制订了河沟环境整治方案,加大群防群治工作力度,重点对河面漂浮物、沟底淤泥及河岸生活垃圾进行清理。清理整治中,第七社区管理中心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组织志愿者加大了河流保护宣传力度,多次组织以保护生态环境为主题的志愿活动,引导群众养成良好习惯,共同爱护河沟周边环境卫生,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态环境。
在沟塘环境整治中,第七社区管理中心投入长臂挖掘机5台、工程车10辆、保洁员30余人,清理河道2.8公里、垃圾杂物500余车。截至目前,河面漂浮物、沟底淤泥及河岸生活垃圾有了明显改善,河道面貌焕然一新,真正实现“水清、岸净、景美”的生态目标。
村容村貌“靓”起来
3月31日上午,在第九社区管理中心辛各村,村民刘芳芳正挥舞着扫帚和志愿者一起打扫自家门前的卫生。“志愿者经常过来帮我们清理门前的卫生,门口的垃圾桶也有环卫工人定时定点清理,道路定时洒水。现在我们村里的环境越来越美了,房前屋后都栽上了花草树木。生活在干净漂亮的环境中,不光心情好,也更有精神了。”刘芳芳高兴地告诉记者。
如今,走进辛各村,一条条道路宽阔整洁,一排排行道树整齐靓丽,家家户户窗明几净,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格外明亮,令人赏心悦目,群众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然而过去的辛各村可不是这样的。过去辛各村基础设施比较薄弱,每到下雨天,道路就变成了水泥路,环境堪忧。通过人居环境整治,村庄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平坦的水泥路修到了家门口,每一段路都整齐地摆放了垃圾桶,道路两旁鲜艳的花草绿植环村而立,看着村里和家里的变化,村民们都十分高兴。村容村貌整洁,乡里乡亲和谐,崇德向上的新风尚在这里蔚然成风,处处让人感受到浓浓文明气息。
在辛各村汪窑小学旧址,挖掘机正在作业,将泥泞的道路重新推平、残破的围墙推倒。“这片学校旧址是属于我们的村集体经济资产,但已经闲置很久了,在这次人居环境整治中,我们准备把类似这样的学校、老村部、土地等闲置的村集体经济资产重新盘活整修,然后对外发包租赁,用于壮大村集体经济收入,为乡村振兴增添新色。”辛各村党委书记吴苗告诉记者。
第九社区管理中心党委书记、主任张晓松表示,第九社区管理中心辖区共有35个自然村,今年初,第九社区管理中心以爱国卫生运动为抓手,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卫生问题为突破口,对辖区村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对房前屋后建筑垃圾、杂草、秸秆、公共卫生区域等开展大力整治。在整治过程中,将文明创建与环境保护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积极引导人民群众参与到整治行动中来,形成了“党员干部+志愿者+群众”全面参与、齐抓共管的新局面。乡村环境美了,村民的精神面貌和生活习惯也好了,就连村民们的文明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中逐步提高。下一步,第九社区管理中心将持续加大对环境卫生整治力度,常态化开展人居环境整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
人居环境“好”起来
据了解,为进一步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人居环境,让村民生活环境变得更加整洁。亳州高新区始终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作来抓,高标准、严要求,持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质量不断提升,让高新区农村人居环境增“颜值”、提“气质”、升“品质”,不断提升百姓群的幸福指数。
亳州高新区秉持因地制宜的工作方法,将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与文明创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成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领导小组,结合基层环境专项监督长制度,坚持网格化包保,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包保机制,同时实施“五星文明户”评比、积分兑换生活用品等激励措施,最大程度发动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中去,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向好发展。
该区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为突破对户厕整改,对秸秆堆积和黑臭坑塘进行专项治理:对2013年以来参与户厕整改的家庭进行摸排统计,建立改厕到户清单和排查整改问题、任务、标准、责任“四项清单”,建立健全长效机制,目前全区2130户改厕户均正常使用;在全区设置了5处秸秆回收点,对全区范围秸秆开展以群众自发有偿收集为主、属地兜底回收为辅的长效机制,杜绝出现秸秆堆积现象;对全区黑臭坑塘(除第九社区管理中心)进行治理,全区已建成58处集污池,并配有抽污车进行抽污,改善了高新区农村人居环境,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同时,在人居环境整治过程中,该区坚持建立机制,明确责任,严格按照《亳州高新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实施方案》,建立全过程监督调度制度,每月开展一次实地暗访督查并通报排名。严格奖惩,每季度进行一次综合评比,将评比结果纳入工作目标考核,排名后两位的属地,分别扣除0.5分、0.3分的工作目标考核分,排名前三位的属地,分别给予15万元、10万元、5万元的工作经费奖励。同时,将农村人居环境巡查与生态环境保护巡查相结合,并坚持“快交办、重整改、严考核”的闭环式工作机制,确保“整治一处、验收一处、合格一处、保持一处”,扎实巩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成果。
人居环境整治没有休止符。下一步,亳州高新区将继续推动人居环境整治走深走实,建立健全网络管理机制和督查推进机制,对农村环境“洗脸”、对乡村建设“护肤”,推动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全面提升。(赵琳琳 李家庆 吴凯旋)